|
|
|
適時降準降息,如何理解“適時”?力度多大? |
|
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貨幣政策時指出,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受訪專家認為,這延續了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基調。2025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加大實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針對性。 適時降準降息,如何理解“適時”?力度會有多大?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風口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外部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那么降準降息的時間點會提前,力度會加大;如果國內經濟恢復回升態勢穩固,降準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或將下降,時間推遲、節奏放緩。2025年可降準0.5-1個百分點,下調政策利率50個基點,引導LPR非對稱下降25-50個基點,從而在總量上保障流動性更加充裕,在價格上適度降低成本,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增強政策有效性和市場獲得感。 “綜合當前房地產市場、外部經貿環境變化,以及整體物價走勢,我們判斷一季度末前后降息、降準窗口有可能打開。”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達到0.5個百分點,顯著高于2024年0.3個百分點的降幅;另外,包括支農支小再貸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在內的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也會適時下調,規模也會進一步增加,以持續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進而引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全面下行。
另外,王青認為,不排除2025年通過較大幅度引導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行等方式,繼續對居民房貸實施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這是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一招。 降準方面,王青預計2025年會繼續降準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24年央行已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這意味著接下來央行可通過恢復國債凈買入等方式,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替代降準實施數量型寬松。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提振消費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等的支持。 董希淼認為,在結構上,將進一步運用好存量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挖掘存量潛力,必要時創設新的工具,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做好“五篇大文章”,特別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消費金融等支持,體現針對性。下一步,可以研究出臺加強對消費金融等領域的支持政策。如創設支持提振消費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發放消費信貸的金融機構給予更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調整消費信貸(包括信用卡)的實際利率和費率。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劉曉)
、 |
|
|
| |
|
|